OBD技术解析
电子技术应用于发动机管理系统,除燃料喷射系统和点火功能等基本功能外,还有车载诊断(OBD)功能。OBD是英文On-BoardDiagnostics的缩写,中文翻译为“车载自动诊断系统”。
OBD是一种自动诊断汽车问题的程序。当系统出现故障时,故障(MIL)灯或检查发动机(CheckEngine)警告灯亮,同时动力总成控制模块(PCM)将故障信息存入存储器,通过一定的程序可以将故障码从PCM中读出。根据故障码的提示,维修人员能迅速准确地确定故障的性质和部位。有针对性地去检查有关部位、元件和线路,将故障排除。
从20世纪80年代起,美、日、欧等各大汽车制造企业开始在其生产的电喷汽车上配备OBD。由于各大主要汽车制造企业的OBD系统因其发动机管理系统不同而各不相同,各自采用自行设计的诊断座及自定义的故障码,每一种车系都有自己一套检测专用工具,例如专用的***,这给维修检测带来很大的不便。初期的OBD对本身数据无法自检,使得维修后的汽车常常达不到原厂的技术要求。
一种比OBD更先进的OBD-Ⅱ在90年代中期产生,它实行标准的检测程序,不必使用专用的特殊工具。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(SAE)制定了一套标准规范,要求各汽车制造企业按照OBD-Ⅱ的标准提供统一的诊断模式,做到只要有一台仪器就可通过统一的插座对各种汽车进行检测。为此各大汽车制造企业改变了电控系统的许多方面,在90年末期,进入北美市场的汽车都按照新标准设置车载诊断系统。
按照新标准,汽车上的相关联接器、位置、代码都实行标准化,不再各行其是。都有一个通用的标准诊断测试联接器,简称DLC。DLC有一个16针的插头,使用标准的联接件,汽车的参数能通过任何按照OBD-Ⅱ标准结构的检测仪器读取;DLC的标准安装位置在驾驶员侧边仪表板下面,要能够看得见;对电控系统的所有零部件使用一套标准的术语、缩写和定义,不管什么品牌的车显示的故障代码符号和含义是一样的;车辆识别信号能自动传输到检测仪器上,当车辆发生故障时能够记录并存入车载电脑存储器内,不管何时发生影响排气质量的故障时都能够存储代码;检修后检测仪器能够删除存储在车载电脑存储器内的故障代码。
OBD-Ⅱ与以前的所有车载自诊断系统不同之处在于有严格的排放针对性,其实质性能就是监测汽车排放。当汽车排放的HC、CO和NOx或燃油蒸发污染量超过设定的标准,包括发动机及其动力系统随机引起的HC排放量的上升、催化转换器的净化效率下降到限值之下、密封的燃油系统有空气泄漏、某个传感器或其他排放控制装置失效等等情况,MIL灯就会点亮报警。虽然OBD-Ⅱ对监测汽车排放十分有效。但当MIL灯亮时驾驶员会否接受警告,则又是另一回事。为此,一种比OBD-Ⅱ更先进的OBD-Ⅲ产生了。
OBD-Ⅲ主要目的是使汽车的检测、维护和管理合为一体,以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。OBD-Ⅲ系统会分别进入发动机、变速箱、ABS等系统ECU(电脑)中去读取故障码和其它相关数据,并利用小型车载通讯系统,例如GPS导航系统或无线通信方式将车辆的身份代码、故障码及所在位置等信息自动通告管理部门,管理部门根据该车辆排放问题的等级对其发出指令,包括去哪里维修的建议,解决排放问题的时限等,还可对超出时限的违规者的车辆发出禁行指令。因此,OBDⅢ系统不仅能对车辆排放问题向驾驶者发出警告,而且还能对违规者进行记录。